世界杯足球比赛中的假摔现象分析



在2025年世界杯激战正酣之际,四强已经揭晓,但足球场上“假摔”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。对于习惯了冰球比赛的加拿大观众来说,看到球员倒地不起、抱腿翻滚呻吟的场景,难免会感到他们过于娇气或是表演成分过重。甚至有观众忍无可忍,给世界杯裁判们写了一封公开信,直言“请裁判们不要被假摔迷惑”。

假摔在某种

写信的是BC省维多利亚大学的神经科学教授保罗·泽尔(Paul Zehr)。他研究了二十多年神经系统如何协调人体四肢活动,对球员的假摔套路了如指掌。在接受CBC采访时,泽尔表示,人体神经系统会本能地防止摔倒,但球员在假摔时动作往往与常理相反。

泽尔总结出假摔主要有四种类型:

1. “野战排”式,类似电影《野战排》中的场景,球员将双手举过头顶,向前扑倒。

2. “终点撞线”式,球员像短跑运动员一样,双手伸向背后,挺身向前。

3. “肚皮着地”式,球员两臂前伸,突然扑倒在地。

4. “伐木”式,球员像被砍倒的树一样倒下,这是巴西球星内马尔在对阵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中的经典动作。

于夸张

泽尔指出,这四种假摔动作并非人或动物本能的保护自己,而是为了吸引裁判和观众的注意力。

尽管泽尔认为杜绝假摔能让比赛更精彩,但多伦体育记者米西奥(Sonya Missio)和前足球教练坎齐亚尼(Paolo Canciani)则表示理解。坎齐亚尼认为,假摔在某种程度上是足球文化的一部分,是求胜的战术。他举例说,面对C罗这样的对手,后卫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,包括假摔,来争取胜利。

米西奥认为,球员在90分钟的比赛里需要不停地奔跑,倒地拖延几秒钟,能给自己喘息的机会。但她也承认,有些球员的假摔动作过于夸张。

至于拉美国家球员更喜欢假摔的现象,米西奥认为这与当地炎热天气有关,球员需要用假摔来争取休息时间。坎齐亚尼也认同这一观点。

至于C罗和梅西的假摔差异,坎齐亚尼认为,这既与两人的风格不同有关,也与C罗在进攻中更容易被对方后卫缠住有关。这也说明,对于非神经科学家的普通球迷来说,对假摔的态度取决于他们是否支持该球员或球队。

 

TEL

022-6258864
15052296574